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爱茶
  全部文章
所有分类
另类茶品另眼观

文:百濮子

看了标题,有人会说:另类茶品是啥呢?
俺说:就是普洱茶啊!
有人又要问:为啥要另眼观呢?
俺说:因为用正眼(传统观念),难得看明白呀。
有人又问了:这么多人都在喝,都在论,有啥不明白的呢?
俺说:是啊,他们都明白,可俺老犯迷糊。
好心人会问:你有啥迷糊啊?
俺说:因为普洱茶不符合传统名优茶品的评判标准呀。
有人又会问了:符合中国人对传统名优茶品的评判标准是啥呢?
俺考虑再三,不能偷懒了,要学习才会进步,查茶史去吧...........

      列为看官,小可查去查来,越看越觉着普洱茶不符中国人对传统名优茶品的评判标准  ,且请各位稍安毋躁,听小可慢慢道来:

      首先,不说唐时茶圣陆......

阅读全文>>
2008-01-15 14:52:54 |  浏览 (4039) | 
陈韵的迷醉-普洱茶的分步式体验法

文:wkrcn

  近来和茶友论茶,常常碰到一些初入门而对普洱茶深感兴趣者,交流间发现,双方在在交流上存在着很大障碍。对于资深茶客来说,茶的香气,水路,汤感,滋味,回味,喉感,乃至茶气虽然在用语上存在差异,但通过交流往往能够达到共识;和新手交流则较费力,除了词汇用语方面需做大量阐释外,其对于滋味、嗅觉、喉感、回甘等等方面的体验几乎没有经验可谈,所以对接较困难。另外还发现,新手因此也常常容易被诱导,产生误解。

  这个情况让人深思;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分析后,我初步整理出了一种普洱茶的饮用方法,暂名就叫作分步体验式品茶法。现在写出来,以与各位茶友(主要是新手)共享。

  分步体验式品......

阅读全文>>
2008-01-14 10:53:14 |  浏览 (956) | 
陈韵的迷醉-普洱茶的分步式体验法

文:wkrcn

  近来和茶友论茶,常常碰到一些初入门而对普洱茶深感兴趣者,交流间发现,双方在在交流上存在着很大障碍。对于资深茶客来说,茶的香气,水路,汤感,滋味,回味,喉感,乃至茶气虽然在用语上存在差异,但通过交流往往能够达到共识;和新手交流则较费力,除了词汇用语方面需做大量阐释外,其对于滋味、嗅觉、喉感、回甘等等方面的体验几乎没有经验可谈,所以对接较困难。另外还发现,新手因此也常常容易被诱导,产生误解。

  这个情况让人深思;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分析后,我初步整理出了一种普洱茶的饮用方法,暂名就叫作分步体验式品茶法。现在写出来,以与各位茶友(主要是新手)共享。

  分步体验式品......

阅读全文>>
2008-01-14 10:53:10 |  浏览 (1003) | 
08年紫砂壶很具投资价值

  从家庭生活的角度看,紫砂壶的收藏和使用可分为茶艺路、文房路和装饰路。   

  1、茶艺路 

  买壶主要为家庭成员饮茶所用,达到享受生活的目的。在天津使用紫砂壶饮茶的家庭中,有的每人一把小壶,分别对嘴喝;有的共用一把大一些的壶,将壶里沏好的茶水斟到各自的杯里喝。客人来访也可用紫砂壶泡茶招待,以显示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氛围。  

  买茶艺路的壶,主要看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是否相宜,以适用性强的为佳。按目前大多数饮茶者的习惯,紫砂壶的容量最好在200至350毫升之间,即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故称为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

阅读全文>>
2008-01-14 09:39:42 |  浏览 (3417) | 
茶道可悟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教有言:“道由心悟。”中国的茶道源远流长,中国的茶道可道可名亦可悟。

  周作人说得随意:“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恒。”吴觉农说得实在:“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台湾学者刘汉介说得简单:“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而陈香白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的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和乐之道。

 ......

阅读全文>>
2008-01-10 14:06:44 |  浏览 (3274) | 
那一夜的古琴,那一夜的茶

文:晨歌暮曲

   自古就有“琴茶同韵”一说,白居易有诗《琴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作家苏叔阳说:“煮茶听琴,琴茶同韵,对人生的体悟就在泠泠七弦上,就在幽幽茶汤里……”

   自今年年初在中道琴社成立之时,听了旅美台湾琴师袁中平先生弹奏古琴,突然有了一种心灵互动的感觉,以至于每有茶事,总爱以古琴乐曲相伴,似乎到了沉迷的程度。对于“一身长袍,一架古琴,仙风道骨之中透着温和儒雅”的袁先生,更是念念不忘,常向朋友们打听他的行踪和消息,期望着能有机会再续一次琴缘。那日,当琴社的秘书长隋坚君电话告知我袁先生又来青岛时,立刻嘱托隋坚帮我安排与袁先生见面时间,哪怕“听一曲琴、吃一盏茶......

阅读全文>>
2008-01-10 13:43:59 |  浏览 (2535) | 
好的传统入仓茶是如何好?

文:浮云

>所谓入仓退仓比较成功的茶品,
>相对于未入仓都多带来那些好处??!!
>相对于那些严重湿仓的茶品,又成功在哪里???!

     要解答以上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何香港约在十多年前的茶,传统是要入仓,不入过仓的都不算是普洱茶。

     普洱茶,分青饼和熟饼,几乎初学的都要了解的知识。好了,知道青饼和熟饼後,就会知道,青饼茶茶底很强、很烈,不易入口,又苦又涩,不把它放上十多二十年陈化,茶商都未能卖钱,商家最想的莫过於以最短的时间赚最多的钱。〔当然,如果从品饮家的角度来看,宁可等它三十载,都不愿以快速陈化来催化它。有点像收藏家宁可呆在宜兴一年等一把好的名家壶出产,都不愿意叫名家只......

阅读全文>>
2008-01-15 14:39:26 |  浏览 (2689) | 
普洱茶的长尾

  普洱茶的寒流来得太快,许多人措手不及,他们中的一些人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如果到年底还不好转,肯定会有商人因为现金周转不济而停业。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已经迅速地把品茶室换成了品酒室。翠湖边、茶叶市场经常可以看到茶店转让的消息,而成都的普洱茶店据说已经关门了1/3之多。

  承受巨大压力下的云南普洱茶企业和政府,也开始了认真的反思,“普洱阵痛”使得普洱茶的相关行业空前地团结起来,他们开始一些列救市的措施。本期刊发的“独家关注”,将从健康、环保、科技、消费、文化等等层面来探讨《普洱茶的觉醒》,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最适当的时候,但也将会是一个漫长的阶段。

  有些人,不管出现在哪里,都会引人侧目。何......

阅读全文>>
2008-01-10 10:34:22 |  浏览 (2149) | 
认识普洱的历程

文:陈国义

首先谈谈自己从无知期进入认识阶段对普洱茶的不同层面多了解之后便深入地去摸索品质的好与劣之差别。最终还是要进行实地考察其原生地,天气、制作过程和整个大自然与该茶制成前后的关系。按个人总结的经验是分四个阶段去认识它。开始至目前为止整个过程是从一九八○年至今,经历了25年的时间,方略知一二。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包括人为的和自然环境影响,可说成一团迷,还须不断探讨。比方说,经商之道有良知的商家,虽然还是堂堂正正地经营,但是各家有自己的秘技不便公开,第二方面有急功近利者,又以不可见光的手法千方百计以最快速而不按常规去赚取快人一步的利润,使普洱茶早日有色有水加鞭快马地推出市场。内中各种形态与各施......

阅读全文>>
2008-01-09 09:25:11 |  浏览 (3489) | 
我的淘茶骗茶记

文:依窗听雪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

小小的一片茶叶,伴随了人类数千年。引得苍生向他低头.究竟是茶的什么牵引着人们,没有人说得清道得明。因为不清楚,所以你一言,我一语,茶在众说纷纭中变得复杂起来,于是就有了茶道。什么事一但和“道”沾上边,那麻烦可就大了,老子研究这个东西一辈子,最后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他老人家都没搞明白的问题,我就不跟着费神了。说说自己为什么陶然于茶,倒还说得清楚。

就我而言,喝茶是一种习惯,品茶是一种乐趣,被亲朋好友赠茶是一种感动,被素不相识的人赠茶是意外中有惊喜还得加上感叹!

最喜欢呼朋两三个,音乐伴茶香的感觉了。所......

阅读全文>>
2008-01-08 16:12:16 |  浏览 (2039) | 
  2/9页  共 90 篇博文 1 2 3 4 5 6 7 8 9   跳至